摄影基础:怎么都拍不好照片,因为思维模式错了
3190 views, 2019/01/28 updated Go to Comments
之前分享了很多摄影技巧
有的读者告诉小编
学了很多构图、后期知识
但是一拿起相机,又不知所措了
问题不在技巧
是你的思维模式错了
本期讲讲对摄影的基础认识
哪些因素能铸就好摄影师
方便大家对号入座
追逐理想
90%的人拍不好照片
是因为没有摄影的热爱
摄影不能带来收入
需要背着沉重的器材爬山涉水
为了找到好的拍摄点不断尝试
更别说需要投入的金钱了
最后换来的只有几张凑合的照片
你是否真正的心甘情愿?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嘴里说着喜欢摄影
真正遇到困难就退缩了
只付出了30%的努力
当然只能获得10%的成功
准备好,迎接漫长枯燥的磨炼
不忘初心,并且坚持下去
勤于学习、思考、尝试
完整的摄影包含如下步骤:
- 观察周围环境,找到最适合入境的场景。
- 思考如何表现这个场景:萧条还是繁华?远摄还是特写?俯拍还是仰拍?如何排除杂物?是否需要模特衬托?你不需要考虑得特别清楚,但是起码要有大致的思考。
- 找到最能够表现主题的角度、光圈、焦距,拍几张看看效果;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调整,并且更换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进行对比。
- 选出最满意的几张进行后期处理,有针对性的处理颜色、对比、明暗等参数。
- 找到一些和你拍的场景类似的大师作品,看看别人是如何拍的,好在哪里;用模仿来提高自身水平。
- 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下次拍摄中去。
如果你能坚持上面的循环
什么角度拍最适合
就了然于心了
很多人甚至连第一步都没有去做
下意识随手一拍
得到的也就是普通的照片了
摄影需要善于学习、思考、尝试
大脑是最强大的器材
千万不能做一个按快门的机器
运用光线
摄影是玩弄光影的艺术
光线用的好坏会直接决定成片效果
但是很多新手在构图时
脑中没有掌控光影的概念
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
图片来自网络
旅拍中我们无法控制光线
但是要学会如何与光线打交道
清晨和傍晚的侧向光,很适合拍摄各类小清新;
没有补光时,逆光通常只能出剪影,要合理避开;
树荫这类的光影效果梦幻,可多加利用;
夜拍多留意模特面部光照,用身边道具补光...
图片来自网络
合理用光不是影楼的专利
而是一切构图的基石
必要的后期
在胶片的时代,拍完照片后需要在暗房中冲洗
这个冲洗可有一番学问:
每种药剂的多少,都会直接影响成片的效果。
这就是胶片的“后期”。
数码时代的后期更简单了
直接在设备上操作就可以
“原片直出”并不会更真实
而是把后期的权利拱手让给了机器。
摄影是一定要做后期的
哪怕是在手机上最简单的后期。
后期不是随便套用几个滤镜
而是根据照片想表达的情绪
针对性的调整各类参数
想要小清新,就加入明亮的淡色;
想要冲击力,可以提高对比饱和;
温馨风格,就多点暖色;
忧郁的,就调整明亮的蓝色...
不仅每张照片的前后期的情绪要协调
同一组照片也应该保持相同的风格
冲击力会更加强烈
图片来自摄影巴士
后期不难
你可以先从手机处理学起(详见我之前的文章)
由浅入深的学习
但是必须先迈出第一步
和器材心意相通
任何设备都是可以出大片的
前提是你必须非常了解它
知道它的缺点,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点
很多玩家没有理解手机和相机的优缺点
空喊一句“手机也能出大片”的口号
不思考为什么手机能出大片
是提高不了摄影技术的
手机不能手动控制景深,不能自由的虚化背景,有时会拍摄局部来避开这个缺点;
手机芯片尺寸太小,夜拍效果很差,所以要尽量避免夜间拍摄,或者换有光源的环境;
有的手机连拍速度很快,或许可以用来拍跳在空中的照片...
相机就更加依赖你对它的理解:
光圈、焦距、快门都需要你来设置;
广角、标准、长焦达到什么效果,需要烂熟于心。
熟悉手头的器材是你进步的第一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寻找归宿
现在你已经逐渐掌握拍摄的技巧
恭喜
是时候将成果与别人分享了
得到的回应不管是称赞还是批评
都能激励你更加投身到摄影
可以报名参加一些线上的摄影比赛了
比如iPhone摄影大赛APPAWARDS、索尼世界摄影大赛
这些线上的比赛花销很小,报名投稿也相当简单
如果获奖让你信心倍增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IPPAWARDS官网
同时也可以寻找一些摄影爱好者组织
参加线下的摄影展
这些都很重要
能够帮助你快速融入圈子并成长起来
你可能见过摄影大师的作品
有的似乎很普通,你也可以拍出来
但就是能卖出天价
原因就在于大师早就融入了圈子中
有身份的认同
写在最后
摄影道路上的技巧很多
但是归根结底就在于你
是否真正热爱摄影
汲取知识并正确认识它
愿意为之不懈的探求
否则学再多的技巧都是徒劳的
路漫远兮
与大家共勉
--THE END--
- 有疑问请在杜赛的个人网站留言,我会尽快回复。
- 或Email私信我:dusaiphoto@foxmail.com